+ 學校動態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校動態 > 媒體報道
媒體報道
【極目新聞】走近優秀職校畢業生|特級技師回母校,第一站鉆進實訓室

“你們看看前后的顏色差別,說明這一段的熔池溫度掌控還有問題。”5月19日中午,武船集團特級技師羅賢受邀回到母校武漢市交通學校,便立刻鉆進了焊接技術實訓室。他趕在給學弟學妹做講座之前,指導了正在備戰國賽的選手,對學生們的焊接成品進行了點評,還體驗了一把近些年才引進的AR訓練設備。

羅賢和學弟學妹交流

“最牛學長”來上課

29歲的羅賢,個頭不高,有些微胖,在市民眼中就是個普通的武漢小伙。但在湖北的焊接業內,他卻是早已聞名的“大師”級人物。

荊楚工匠、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全國技術能手、湖北省首席技師、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武船最年輕的技能帶頭人、首批焊接特級技師……武漢市交通學校的學弟學妹們,對羅賢身上的“光環”如數家珍,并給他送上“最牛學長”的昵稱。

也許正是因為這些,在他來到母校焊接實訓車間時,正在備戰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劉天翔和趙遠亮不自覺地有些緊張。羅賢看著兩人完成一段氬弧焊后,他用手指著焊縫說:“你們看這條焊縫的魚鱗紋不太一致,前半段還比較規整,后半段中間密后面稀,這在美觀上是要扣分的。而且后半段這一處寬度超出了大概1毫米,這也是會扣分的。”

羅賢指導學弟備賽

“你們現在也許覺得國賽的標準很苛刻,但到了工作中,特別是如果從事特種焊接,就會發現工作環境的干擾更大,工藝標準更嚴格。”羅賢說,不要覺得氬弧焊這種基本功很枯燥,他到現在還幾乎每天都要用到。他還建議學生們,平時就要做好抗壓力的訓練,不然到賽場上,到今后的工作中會影響水平的發揮。

學生劉天翔說:“雖然交流時間不長,但羅老師講的都是干貨和細節,對我們備戰國賽很有幫助。從他幾句話中,我們就明白了他為什么能獲得那么多榮譽。”

體驗現代化教學

隨后,羅賢來到了隔壁的實訓教室,正在授課的2021年“荊楚好老師”榮譽獲得者吳新華老師,為了學生能無拘無束和學長交流,特意退了出來。

看到桌上擺著一些焊好的鋼構件,羅賢拿起來仔細觀察,指出其中的不足和優點。他還像老師一樣,給學生提問,讓他們自己發現問題。“我在武船期間培訓學員近200人次,培養出了4名技師、10名高級工,所以對教學生還是有些心得的。”羅賢笑著告訴記者。

在交通學校,羅賢的第一身份不是“老師”而是學長,所以他也開心地向學弟“求教”起來。“這套虛擬仿真實訓設備,我之前只在舉辦大賽的學校見過,自己還從未體驗過呢。”羅賢說罷,學生們幫他戴上AR眼鏡,調好設備,遞上模擬焊槍。

羅賢體驗AR模擬實訓

羅賢操作了一會后笑著說,自己還“玩不來”。他對同學們說:“這套設備好啊,我們那時候哪有這些,連摸真焊槍的機會都比較有限,焊條都得省著用。你們現在有高科技裝備,還有先進的焊接機器人,要珍惜這些條件,學好真本事。”

據了解,羅賢2007年考入武漢市交通學校時,學校還在老校區條件比較艱苦,30多名學生只有6個實訓工位可用,別人訓練時,他就在一邊看著,一有空位子就搶著上去練。為了提高自身水平,他還給老師求情,讓他利用中午午休時間單獨加練。

工匠講“工匠精神”

到了事先約定好的講座時間,羅賢不得不暫停交流,離開實訓室來到報告廳。

在這里,他和學生代表分享了自己的成長經歷,以及他所理解的“工匠精神”,整個過程通過網絡向全校學生進行了直播。

“‘執著專注’加‘精益求精’加‘一絲不茍’再加上‘追求卓越’就是‘工匠精神’。”羅賢說,自己剛開始工作時其實也很迷茫,甚至還曾想過轉行,后來是通過不斷給自己設置“小目標”并去完成,一步步收獲了職業獲得感、使命感。

羅賢分享自己理解的“工匠精神”

羅賢建議學弟學妹們,現在就要開始考慮職業規劃,給自己定下“夠得著”的目標;學會保持良好的師生關系,善于向身邊的人學習;培養甘于奉獻的擔當精神,不要計較一時的得失。

當有學生問到在技能訓練和理論學習間怎么取舍時,羅賢笑著說:“為什么要取舍?這兩樣都很重要,缺一不可。”他結合自己工作后先后取得大專和本科學歷的經歷介紹,當你想往上邁一個臺階時就會發現,理論和知識儲備的不足是最大的限制。

武漢市交通學校副校長孫幼紅說,邀請優秀畢業生羅賢回校指導學生和作報告,是該校職教周系列活動之一,“兩項活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就是為了讓學生更深刻感受身邊的榜樣力量。希望羅賢能成為學生心中那個‘夠得著’的目標。”

鏈接

走近優秀職校畢業生|閃耀軍工一線的90后“荊楚工匠”是怎樣煉成的?

責任編輯:黃潘婷
轉自:http://jms.ctdsb.net/jmythshare/#/news_detail?contentType=5&contentId=1415907&cId=0&tencentShare=1